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14139-2019 硅外延片.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外延片的牌号和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

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在直径不大于150mm 的 N 型和 P
型硅抛光片衬底上生长的硅外延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50 非本征半导体材料导电类型测试方法

GB/T 1555 半导体单晶晶向测定方法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GB/T 6617 硅片电阻率测定 扩展电阻探针法

GB/T 6624 硅抛光片表面质量目测检验方法

GB/T 12964 硅单晶抛光片

GB/T 13389 掺硼掺磷掺砷硅单晶电阻率与掺杂剂浓度换算规程

GB/T 14141 硅外延层、扩展层和离子注入层薄层电阻的测定 直排四探针法

GB/T 14142 硅外延层晶体完整性检验方法 腐蚀法

GB/T 14146 硅外延层载流子浓度测定 汞探针电容-电压法

GB/T 14264 半导体材料术语

GB/T 14844 半导体材料牌号表示方法

GB/T 14847 重掺杂衬底上轻掺杂硅外延层厚度的红外反射测量方法

GB/T 19921 硅抛光片表面颗粒测试方法

GB/T 24578 硅片表面金属沾污的全反射 X 光荧光光谱测试方法

YS/T 28 硅片包装

SEMI M85 硅片表面痕量金属沾污的测定指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uide for
the meas- urement of trace metal contamination on silicon wafer surface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26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外延层径向电阻率变化 radial resistivity variation
of epitaxial layer

外延片中心点与偏离中心点的某一点,或若干对称分布的设置点对应的外延层电阻率中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之差与之和的百分比。

GB/T 14139—2019

3.2

外延层径向厚度变化 radial thickness variation of
epitaxial layer

外延片中心点与偏离中心点的某一点,或若干对称分布的设置点对应的外延层厚度中的最大值和

最小值之差与之和的百分比。

3.3

外延层过渡区宽度 transition zone width of
epitaxial layer

从衬底载流子浓度平均值的90%处对应的外延层厚度开始至外延层平坦区载流子浓度的110%处

对应的外延层厚度结束的载流子浓度分布宽度。

4 牌号和分类

4.1 牌号

硅外延片的牌号表示应符合GB/T 14844 的规定。

4.2 分类

4.2.1 硅外延片按外延层导电类型分为 N 型和 P 型 。

4.2.2 硅外延片按外延层晶向分为\<100>、\<111>、\<110>等。

4.2.3 硅外延片按直径尺寸分为76.2 mm、100 mm、125 mm 和150 mm。

5 要求

5.1 硅外延片用衬底材料

硅外延片用的衬底电阻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衬底的其他参数应符合 GB/T 12964
的规定。衬底

的质量由供方保证。

1 衬底电阻率

导电类型

掺杂元素

电阻率

Ω ·cm

N型

Sb

≤0.02

As

≤0.01

P

0.001~75

P型

B

0.001~75

5.2 外延层

5.2.1 导电类型

外延层的导电类型为 N 型或P 型 ,N 型外延层掺杂元素为磷或砷等,P
型外延层掺杂元素为硼。

5.2.2 晶向

外延层晶向为\<100>、\<111>、\<110>等。

GB/T 14139—2019

5.2.3 电阻率及径向电阻率变化

外延层的电阻率及其径向电阻率变化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外延层电阻率及其径向电阻率变化

导电类型

电阻率

Ω ·cm

电阻率允许偏差

径向电阻率变化RV

N型、P型

0.01~5

±10%

±5%

>5~25

±10%

±6%

>25~100

±12%

±8%

P型

100~500

±20%

±15%

外延层电阻率指外延层上所有测试点电阻率的平均值。

5.2.4 厚度及径向厚度变化

外延层的厚度及其径向厚度变化应符合表3的规定。

3 外延层厚度及其径向厚度变化

厚度

μm

厚度允许偏差

径向厚度变化TV

1~3

±5%

±5%

>3~150

±8%

±5%

外延层厚度指硅外延层上所有测试点厚度的平均值。

5.2.5 纵向电阻率分布及过渡区宽度

5.2.5.1 外延层的纵向电阻率分布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2.5.2
外延层的过渡区宽度应不大于外延层厚度的15%,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2.6 晶体完整性

外延层的位错密度应不大于50 cm⁻², 层错密度应不大于15 cm-²。

5.2.7 表面金属

外延层的表面金属元素(钠、铝、钙、铁、镍、铜、锌、钾、镁、铬)的含量(原子数)均应不大于5×

10¹⁰ cm-²。

5.3 表面质量

5.3.1 正面质量

硅外延片的正面质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GB/T 14139—2019

表 4 正 面 质 量

序号

缺陷名称

要求

1

滑移线

≤5(总长应不大于硅外延片直径)

2

直径不小于0.3μm的

局部光散射体

外延层厚度

μm

每片个数

1~25

≤10

>25~50

≤12

>50~150

≤15

3

凹坑/个

≤3

4

冠状边缘

突起应不大于外延层厚度的20%

5

划伤/条

≤1(长度应不大于硅外延片半径)

6

橘皮、波纹、裂纹、鸦爪

7

8

崩边

9

沾污

5.3.2 背 面 质 量

硅外延片背面应无沾污、凸起、划伤。

5.4 其 他

如需方对硅外延片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 试验方法

6.1 外延层导电类型的测试按 GB/T 1550 的规定进行。

6.2 外延层晶向的测试按 GB/T 1555 的规定进行。

6.3 电阻率小于0 . 5Ω ·cm 的外延层电阻率的测试按 GB/T 14141
的规定进行;电阻率在0.5 Ω ·cm~ 500 Ω ·cm 的 外 延 层 按 GB/T 14146
的规定测试载流子浓度后,按 GB/T 13389 的规定换算获得电阻
率;其他测试方法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外延层径向电阻率变化RV
按式(1)计算:

style="width:3.07335in;height:0.60654in" /> ………………………… (1)

式 中 :

RV—— 外延层的径向电阻率变化;

pmax—— 中心点和在平行及垂直于主参考面的两条直径上距硅外延片边缘10
mm±1mm 位 置 处

测试的5点电阻率中的最大值,单位为欧厘米(Ω ·cm);

Pmin— 中心点和在平行及垂直于主参考面的两条直径上距硅外延片边缘10
mm±1mm 位 置 处

测试的5点电阻率中的最小值,单位为欧厘米(Ω ·cm)。

6.4 外延层厚度的测试按 GB/T14847
的规定进行,其他测试方法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外延层径

向厚度变化 TV 按式(2)计算:

GB/T 14139—2019

style="width:3.18663in;height:0.66in" /> ………………………… (2)

式 中 :

TV — 外延层的径向厚度变化;

Tmax—— 中心点和在平行及垂直于主参考面的两条直径上距硅外延片边缘10 mm±1mm

位置处

测试的5点厚度中的最大值,单位为微米(μm);

Tmn—— 中心点和在平行及垂直于主参考面的两条直径上距硅外延片边缘10 mm±1mm

位 置 处

测试的5点厚度中的最小值,单位为微米(μm)。

6.5 外延层纵向电阻率分布及过渡区宽度的测试按 GB/T6617
的规定进行,电阻率与载流子浓度的 换 算 按 GB/T13389
的规定进行;其他测试方法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外延层过渡区宽度 W 按
式(3)计算:

W=W₁ W₂ ………………………… (3)

式 中 :

W — 外延层的过渡区宽度,单位为微米(μm);

W₁—
过渡区开始时的厚度,即衬底的载流子浓度平均值的90%对应的外延层厚度,单位为微米

(μm);

W2—
过渡区结束时的厚度,即外延层的平坦区载流子浓度平均值的110%对应的外延层厚度,

单位为微米(μm)。

6.6 外延层晶体完整性的测试按GB/T14142 的规定进行。

6.7 外延层表面金属元素含量的测试按 GB/T 24578 的规定进行,也可按 SEMI
M 85 的 规 定 或 供 需 双方协商确定的方法进行。仲裁按照GB/T 24578
的规定进行。

6.8 硅外延片表面质量(除局部光散射体)的测试按 GB/T6624
的规定进行。硅外延片正面局部光散

射体的测试按GB/T 19921 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查和验收

7.1.1
产品应由供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和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
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

7.1.2
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
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7.2 组 批

硅外延片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导电类型、同一
晶向、同一规格的外延片组成。

7.3 检验项目

7.3.1
每批硅外延片应对外延层的导电类型、晶向、电阻率、径向电阻率变化、厚度、径向厚度变化、晶
体完整性、表面金属和表面质量进行检验。

7.3.2
每批硅外延片的外延层纵向电阻率分布及过渡区宽度是否检验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7.4 取 样

7.4.1 硅外延片非破坏性检验项目的取样按 GB/T 2828.1—2012 中 一
般检验水平Ⅱ,正常检验 一 次抽
样方案进行,也可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抽样方案进行。

GB/T 14139—2019

7.4.2 硅外延片破坏性检验项目的取样按 GB/T 2828.1—2012
中特殊检验水平S-2,正常检验一次抽
样方案进行,也可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抽样方案进行。

7.4.3
硅外延片的外延层纵向电阻率分布及过渡区宽度的取样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7.5 检验结果的判定

7.5.1
硅外延片的外延层导电类型、晶向的任意一个检验结果不合格时,则判该批硅外延片不合格。

7.5.2
硅外延片的外延层电阻率、径向电阻率变化、厚度、径向厚度变化、晶体完整性、表面金属和硅外
延片的表面质量检验项目的接收质量限应符合表5的规定。

5 接收质量限

序号

检验项目

接收质量限(AQL)

1

外延层电阻率

1.0

2

外延层径向电阻率变化

1.0

3

外延层厚度

1.0

4

外延层径向厚度变化

1.0

5

外延层晶体完整性

位错密度

1.0

层错密度

1.0

6

表面金属

1.0

7

表面质量

正面质量

滑移线

1.0

局部光散射体

1.0

凹坑

1.0

冠状边缘

1.0

划伤

1.0

橘皮、波纹、裂纹、鸦爪

1.0

1.0

崩边

1.0

沾污

1.0

累计

2.5

8

背面质量

沾污

1.0

突起

1.0

划伤

1.0

累计

2.5

7.5.3
硅外延片的外延层纵向电阻率分布及过渡区宽度的检验结果判定由供需双方协商。

7.5.4
非破坏性检验项目的结果不合格时,允许供方对不合格项目进行逐片检验,除去不合格品后,合
格品重新组批。

GB/T 14139—2019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8.1 标志、包装

8.1.1 硅外延片的包装按YS/T28 的规定进行,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8.1.2
包装箱内应有装箱单,外侧应有"小心轻放""防腐防潮""易碎"字样或标记,并注明:

a) 供方名称;

b) 需方名称;

c) 产品名称或牌号;

d) 产品数量;

e) 产品尺寸。

8.2 运输、贮存

8.2.1 硅外延片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勿挤勿压,并有防震措施。

8.2.2 硅外延片应贮存在洁净干燥的环境中。

8.3 质量证明书

每批硅外延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

a) 供方名称;

b) 产品名称或牌号;

c) 产品批号;

d) 产品数量;

e) 电阻率测试方法;

f) 产品晶向;

g) 各项检验结果及质量检验部门印记;

h) 本标准编号;

i) 出厂日期。

9 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所列产品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

b) 产品规格;

c) 产品数量;

d) 本标准编号;

e) 其他需要协商的内容。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14139-2019 硅外延片.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DB13-T 5724-2023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 河北省.pdf